提升常法的专项转化率,重点要看这4个关键点
# 新则派 #
“
人身依附性强而人员流动率高的律师事务所,发展与传承上最大的障碍在于,客户流失率极高,难以沉淀成为律所可以代代相传的资产。
然而,很多律师都忽略了,把客户从流动的资源变成固定的资产,被视为“鸡肋”业务的常年法律顾问恰恰提供了非常好的渠道。
新则派第四期,海蜂法务创始人范否与我们分享,如何从研究、管理、服务三个层面,设计常法服务产品,使得专项收入转化增加,客户满意度和留存率提升。
”
*点击文末阅读原文,加入新则派线上会员,可查看范否演讲全程视频并下载完整版PPT
演讲 | 范否 海蜂法务创始人
来源 | 新则派第四期
我叫范否,此前十年基本都在做法律内容相关的事。2009年大学毕业后,一直在法制日报做记者,2014年加入无讼,最开始做天同诉讼圈和无讼阅读,2016年,我在无讼内部创业做了无讼法务。2018年,我离开无讼,开始做海蜂法务,希望通过技术,对传统的法律顾问业务进行升级和改造。
律师行业发展到现在40年了,法律顾问业务已经很成熟了,但从我跟律师朋友们的交流、我看到的一些现象来看,我认为行业对于法律顾问业务的认知,并没有那么成熟。
今天我的分享,会侧重于服务的角度:怎样成功转化客户、怎么让客户复购。
- 1 -
常法,法律服务行业的“会员经济”
首先,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。
2017年,我还在做无讼法务的时候,产品已经初步打磨成形,我们开始探索分销模式,也就是寻找渠道商来卖无讼法务产品,其中最让我“叹为观止”的是一家东莞的渠道商。
这家渠道商是做管理咨询培训的,做了十几年。他们有大中小各种规模的课程,每年还要做四场五千人以上的大活动,都是面向企业家的。我之所以会找到他们,是因为他们当时也在跟一位律师合作卖法律顾问。
他们是怎么合作的呢,渠道商有一百多个所谓的“邀约手”,通过电话邀请企业家到现场来听课。两天的课程,前面一天半就是讲法律,什么股权激励啊,企业家的“八大死法”啊,都是各种威胁恐吓;剩下的半天,就开始卖产品,现场十几个销售,直接拿着POS机等刷卡。
这是一门700块钱的课程,一次课程70个人参加,他们能让30多个人现场刷卡,购买两万块钱一年的法律顾问服务。这样的课程一共开了四场,卖了100多个顾问单位,渠道商分走60%,这位律师拿40%。
买了服务后,这些企业家们就会被律师拉进他的法律顾问群,群里面有两位助理,专门负责回答企业家的日常提问。我看过他们的回答,一看就是百度搜来的答案,但这些企业家的回复都是“感谢X律师的耐心解答”之类的,对他们的服务非常满意。
后来,这家渠道商说,之所以考虑跟我们合作,是因为和这位律师闹了一点矛盾。律师一开始卖法律顾问,后来就开始卖新三板和IPO服务,最过分的是,因为律师是洛阳人,竟然还在课堂上卖牡丹花种子,而且卖得非常好。最后渠道商忍无可忍,决定跟他结束合作关系。
这件事情给我的震动非常大。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去设计法律服务产品,去优化客户体验,但实际上这家渠道商和这位律师,根本不需要做这些事,只要把产品卖出去就行了。
渠道为王,谁拥有客户,谁就掌握主动权。
我们都看过这条新闻: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军法律服务市场。其实和这个故事的逻辑是一样的。因为客户在他们手上,他们已经十几年、几十年地持续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,所以他们想做什么服务都行。
最近行业里出来了很多所谓的“法务公司”,完全都是市场导向的,基本上没有所谓的产品与服务的设计,只有一张服务清单,全靠渠道快速地去推。这也让我觉得非常惊讶。
我曾经接触过一家法务公司,他们的法律顾问业务,给渠道商的提成高达八成,也就是说,卖两万块的法律顾问业务,渠道商能拿走1万6;卖出去的产品到底什么样,由销售来定义。有的销售甚至会直接跟客户说,所有的诉讼我都给你包了。客户有需求了,也是销售提供服务,只有出现疑难问题的时候,才能联系他们总部的律师。因此,他们有几千家客户,却只有十几位律师,非常夸张。
可以想见,这家公司的客户流失率非常高,但是,他们每年靠着巨量的新增客户,依然可以维系这么一个平衡。
当然,不是说我们要学习他们,我其实非常看不上这种做法;但从另一个角度想,他们给我们的启发在于,我们往往习惯于从产品和业务的角度看问题,却很少考虑客户的角度。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我们评价一家律所的规模,会看律所的创收、律师人数、分所数量;但其他服务行业,看的都是客户数多少、活跃量多少、渗透率多少、转化率多少。
对于服务行业而言,除了品牌和客户,没有其他资产。
很多人会说,人才是资产,但客户在哪里,人才就会去哪里,人才根本不是资产。我前不久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律所,规模非常大,有几千号律师,但只要按照三个亿的估值就可以成为律所的股东,这让我非常惊讶。
律师行业讲了太多的创收,却很少讲客户量。换句话说,我们会基于项目去评估收益,却很少基于客户去评估积累。这就导致,很多律所和合伙人有非常多的资源,但是,这些资源会流失,很难成为资产。
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看到很多律师10年前拥有20家常年法律顾问单位,10年之后还是只有20家常年法律顾问单位。不管是因为主动放弃,还是因为服务能力限制导致的自然流失,总之,除了口碑,我们并没有在干一件持续积累的事情——按照正常的逻辑,十年前是20家,每年新增三家,到现在也应该有50家啊?
我有一次和西安的一位律师聊天,他说,现在西安有一些律所主任快退休了,都在找接班人,手上握着几十上百家顾问单位,却不知道这些客户应该交给谁去传承。因为交下去了,可能第一年、第二年跟你有关系,第三年、第四年就没关系了。
我觉得这背后的根本原因,在于我们忽视了一些能够评估客户量的业务,例如,常年法律顾问。
在财税行业,类似于代理记账一类的基础财税服务,是很被重视的,已经发展非常成熟;但在法律行业,常年法律顾问业务作为非常基础的律师业务,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,没有被专业化、规模化、系统化地去经营。
最近上海新开的会员制超市Costco,大家应该都知道,非常火。有财经媒体评估今年最大的风口之一就是会员经济。实际上这几年,2C领域的会员经济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,我自己就开了好多平台的会员,视频、音乐、电商都有。
为什么大家都在做会员经济?可以看看这几个数字:QQ会员,十块钱包月,每年贡献百亿收入;爱奇艺一个会员所贡献的收入,是免费用户通过广告模式贡献收入的20倍;亚马逊会员平均每年花费1300美元,而非会员只有700美元。
会员是这些2C行业去圈住和留存客户的重要手段。而常年法律顾问,其实就是法律行业2B的会员经济形态。我们把自己的法律顾问单位,都叫做“海蜂的企业会员”。
如果我们要去推动法律服务行业的产业创新,我觉得创新发生的逻辑会是“产品-市场-服务”。
例如,从我们现在日常在做的服务里面拎出股权、常法这种常量的高频需求,基于这个需求去打造产品,之后再进行规模化的市场推广,才有可能把客户掌握在手里,才有可能去改造服务。
举一个出租车行业的例子。5年前,出租车行业还是乱象频出,根本没有办法体验今天这样优质的打车服务。而当互联网公司滴滴进入之后,先垄断市场,掌握了大量的客源,下一步就开始改造司机的服务:昨天还在开黑车的,今天就能给乘客开车门、送矿泉水。
因此,如果法律服务行业发生产业变革,服务的体验大幅提升,成本大幅下降,效率大幅提高,我觉得一定是按照这个逻辑:
先有一种或者几种业务,比如法律顾问或者股权,形成规模化业态,然后有几家公司或者律所——甚至可能是四大,掌握了几千上万家客户,让律师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提供服务。
这样一来,法律顾问业务的意义就更重大了。因为它是所有法律服务业务中,最适合做会员的。它处于客户需求池的底层,是市场规模化的前提,也是服务标准化的基础。
然而,据司法部统计,目前国内拥有法律顾问的企业数量大概是70万家(当然实际的数字应该比这更高),也就是说,平均每个律师才拥有1.6家法律顾问单位。但是,根据我们以及其他律师的调研数据,即便服务于这么少的顾问单位,客户的服务满意度也才50%。海蜂的销售出去拜访客户,一半以上的对于之前的法律顾问都是不满意的,都有一大堆的抱怨。
基于这样的现状,我认为常年法律顾问这件事情非常值得做。
- 2 -
靠常法增加专项收入,有4个关键点
先提一个问题,做常法是为了维系客户, 还是靠常法本身挣钱?
我认为靠常法本身挣钱其实是有机会的,但以律所现在的形态、成本结构和人才结构很难做到。因为常法业务和诉讼业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,不可能靠一套体制去保证诉讼也挣钱,常法也挣钱。靠常法挣钱,需要进行更精细、更草根、更琐碎的管理,可能更偏基础的服务业。
所以,我们今天只讨论为了维系客户而做常法的情况。
我认为,常法不仅仅是维系客户,还能帮律师获得更多的客户,再之后,帮你粘住客户,创造更多专项收入。
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逻辑,画一个等式:
假如我们做常法的目标是增加专项收入,那么影响这个目标达成的两个变量,一个是顾问数的多少,一个是基于顾问数的转化率的多少。举个例子,你有100家顾问单位,其中的30%会产生专项,平均客单3万块钱,那么每年可预期的专项收入就是90万。
那么,如果我们想增加专项收入,就要提升这两个变量。增加顾问数的关键在于产品化和规模化,而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在于积累数据和建立信任。我分别展开来讲。
产品化
简单来说,产品化就是把我们原来“来料加工”式的定制服务,改成“预先定义”式服务。比如常年法律顾问,原来可能是律师根据每一位客户的需求进行报价和服务,但这种方式没办法规模化。
产品化是规模化的前提。如果我们想要把顾问单位的基数扩大10倍以上,一定要把常法服务预先定义出来,包括服务范围、套餐价格、计费方式、服务流程、服务优势、服务效果等。
产品化的精髓在于标准化,标准成为常态,定制成为特例。
这是海蜂的产品手册,包括公司介绍、客户背书、需求的拆解、解决方案的框架、服务的流程、团队的配置、服务的承诺、产品系统的展示,还有我们和其他竞品的差异、具体的客户的案例。
我们还有一份标准的报价表,不同价位对应的服务次数和相应的条件,都清晰地列出来;很多客户想知道整个服务流程的细节,所以我们也会把服务期内所有的工作事项都列出来。
有了一个清晰成型的产品,才有可能去做渠道的推广、做规模化的扩张,同行也才会知道你是专做XX行业法律顾问的、你的特色是什么,才有可能去给你转介案源。
规模化
规模化不是指将顾问单位数从5家提高到8家、10家,那样意义不大;而是从10家增加到100家,从100家增加到500家,业务量才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,转化率才有可能发挥作用。
规模化推广并不是律师行业所擅长的事,我们更擅长解决特定问题,但其实规模化推广在企业服务领域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了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一家叫纷享销客的公司,纷享销客是一个CRM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,客户关系管理)软件,一度融资非常高,最多的时候全国有六千多个销售。这家公司的一个历史价值在于,帮助2B产品定义出自己的销售模式来:比如我想在杭州搭一支销售团队,团队规模、人员成本、市场成本、提成比例应该是多少,纷享销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可参考数据。
规模化推广,或者通俗来说,销售,都有哪些方式呢?
面销:律师和客户面对面沟通就是面销。
会销:讲课就属于会销的一种,只不过讲课在销售之外还提供更多价值,不是完全的营销导向。
电销:电话销售,很多法务公司都有几百人的电销团队,虽然我之前也不理解几万块钱法律顾问怎么可能通过电销卖出去,但实际上,这些法务公司每年新增好几千家客户,电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获客手段。
网销:指通过批量添加微信,在微信上推销的方式。
分销: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手段,让别的渠道去卖你的产品。
此外还有内容营销、搜索引擎营销、广告投放等等,都属于规模化获客方式。
规模化销售要有一套销售工具,比如产品手册、合同、报价单、产品海报等等。
我们还会针对特定行业,赠送一些资料,如操作指引、数据报告、宣讲PPT等。这一整套叫做销售工具包。
只要去做规模化,最难以逾越的壁垒就是律师的人身依附。我们通过代理案子,取得了客户的信任,这是我们的成功,也是我们的限制。因为这个东西没办法复制,它是你特有的。
所以,我认为真正的规模化,必须要找到低人身依附的产品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前提。
转化率
转化率取决于两个要素,一是你能否主动挖掘出更多的客户需求,二是客户产生需求的时候会不会委托给你。
要做到这两点,我们需要做三件事情:
第一,要主动服务;
第二,要积累客户的相关数据;
第三,要和客户之间建立信任。
那么,什么角色是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点的?是法务。
第一,法务受聘于公司,他肯定要主动帮公司规避风险;
第二,公司所有的合同、印章、证照、知识产权相关的数据都在他手上;
第三,他是公司自己的人,公司肯定是信任他。
所以,如果我们的法律顾问服务,能够让客户觉得我们就像他的法务一样,应该就能达到转化和复购的目的了。
- 3 -
如何设计常法产品,使其满足中小企业的特殊需求
沿着这个思路,我们提出了“云端法务部”的概念:构建一个法务部,让企业们来共享。
在设计服务的过程中,我们刻意地避开了去了解律师是怎么做法律顾问的,打破所有行业惯性, 重新建构商业模式。就像特斯拉,虽然还是汽车,但它已经跟内燃机车完全不一样了,它是一个崭新的产品,连后视镜、螺丝都是新的。
一家中小型企业的法律风险到底有哪些,我们把所服务的企业一年内产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,发现企业的法律风险需求都集中在这六个模块,相信大家对此都会非常有共鸣:
那么,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需求的特点是什么?
第一,事情杂。中小企业没有明晰的部门划分,可能昨天还在说投资的事儿,今天又问我们要不要组建一个工会。
第二,时间紧。客户经常催着法律顾问说,“我马上要签约了”,而我们作为律师,可能在开庭、在出差,不能及时回应,客户表面上没说什么,实际上心里已经积怨了。其实客户对律师的不满,80%都是因为这个。但律师的属性就决定了,没有办法24小时待命去为客户解决问题。
第三,问题多。哪哪都有问题,但这也意味着将来可能产生的专项服务多。所以我们第一次给会员企业做完体检后,企业接下来三五年内会产生的法律需求,不管是财税的筹划、知识产权、劳动人事,还是股权,就已经列在我们的日程表上面了。
第四,预算少。律师可能会觉得,一年两万块钱,要给你服务这么多,很不划算。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,一年也挣不了太多钱,拿出两万块还是不容易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要么内部聘请法务,要么外部聘请律师当法律顾问。由于预算原因,往往选择外聘法律顾问。但是,如果我们对比企业法律风险需求的这四个特点,会发现——
第一,律师更擅长处理特定领域的专业问题,客户今天问这个,明天问那个,有的问题律师也不一定知道。
第二,律师又要开庭又要会见,没有办法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。
第三,律师更习惯于基于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服务,没有办法主动去给企业做那么多的体检,去主动发现企业的问题。
第四,律师的单位时间成本真的很高,没有办法再去压低顾问服务的价格。
这其实是一种供需错配,企业想要的和律师能提供的,并不能完美匹配。
因此,我们回过头来看,会发现企业其实只是因为成本而选择了外部律师,它真正需要的还是一名法务,只不过是成本更低的法务。
那么,法务到底在干什么,一个标准法务部的职能有哪些?
2016年、2017年的时候我集中面试了一大拨法务经理,他们的简历上都有很长的关于日常工作的描述,我让实习生把这80多份简历上,大概140多家公司法务部的日常工作梳理出来,发现其实法务的工作范围就在我们刚刚列出的六大模块里,但是他们工作的层次,或者说阶段,和律师不一样。
举个例子,一份合同,律师一般只做头部的起草、审查,和尾部的诉讼,但合同周期全流程的事情法务都要处理。
所以,法务的工作包括了事前的建章立制,事中的风险管控和事后的风险化解,但这些不是律师的法律顾问服务所覆盖的。
我们研究了很多法务部的职能架构,发现核心的职能就三个:研究、管理、服务。
研究
海蜂法务最开始做的时候,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做研究。如果你要把法律顾问业务做好,或者说把一个法务身份做好,一定得深入到行业里去。
海蜂法务建了一个分行业的法律风险规则数据库,行业所属企业的每一个动作会关联的法律风险,以及应对的举措,我们都梳理了出来。每个行业平均梳理出2000条经营风险。我还投资了一家做裁判规则梳理的公司,使每一条风险都关联上相应的裁判规则和法律要素。我们把这一整套系统叫做“法务大脑”。
从每个行业的合规模块、环节、行为,到关联的案例、裁判规则,到关联的法规,再到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影响的地域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、产生的损失大小,再到从技术角度可以怎么规避、人工角度可以怎么规避,这个数据库一建立起来,我们后续的管理跟服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管理
管理的第一部分是建章立制。这件事必须依靠系统和技术,人工很难完成。海蜂的法务系统是这样做的:
从制度、流程、模板到电子台账,我们通过系统完成了建章立制。
第二部分是风险管控。
我们还会通过系统推送行业政策情报,提示企业运转中发生的风险,比如合同交易对手被执行了。
第三部分是风险化解。
我们投资的数据公司,会通过智能的案件评估,预测案件大概结果,为我们自己的律师团队,或者其他合作律师提供参考。
法务在管理层面做的所有事情,我们要去帮他做,完全靠人工肯定是不行的,要有一套系统做支撑,能够大幅提高效率。从我们目前的系统运行情况来看,是非常有效的。
服务
在企业中,法务还承担了部分为业务部门「服务」的职能。我们也参照着做了设计。
我们对于自己的法律顾问团队有两条服务要求:
首先,不知道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,或者该不该做时,就想想假如自己是这家公司的法务,自己会怎么做;
其次,更严格一点,其他的生活服务行业会怎么做。比如客户有需求了,要不要做到十分钟响应?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外卖行业,如果你叫了一个餐,商家十分钟才接单,你一定会发火吧。随着互联网对生活服务的改造日益深入,用户对服务方的要求也一定会越来越高。
所以我们会给自己提很多极端的要求,比如所有合同都要经过双重审查,确保专业;7×24小时,十分钟响应,一个工作日内必须提交结果;流程全部向客户透明,甚至他要求改合同全程参与都没问题;最后是极度的保密。
我们要求所有服务都有标准的书面报告,就像一名真正的法务一样;为了方便沟通,我们和一家电话会议系统公司达成合作。
我们技术团队目前的重点,就是通过技术提升法务的工作效率。我们所有法务人员的工作都是在后台的一套工单系统内完成的。所有订单动态都会有相应的提醒,不管是初审订单、二审订单,还是客户有不同意见的异议订单;客户发单后,就会开始倒计时,提醒法务人员还有多长时间必须完成。
整套服务体系的设计,都围绕三个点:
效率是否大幅提升;
成本是否大幅下降;
体验是否大幅提高。
我们每个月、每个季度都会有客户满意度调查,目前来看我们整体满意度达到98%,很少有异议订单。我们的服务团队每天都会复盘两到三个小时,讨论当天与客户沟通的情况,每天积累三条沟通规则,形成数据库,并基于此搭建整套培训体系。
- 4 -
律所搭建常法中心,必须解决这3个问题
现在很多律所都在搭常法中心,但我觉得常法中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常法做法,核心在于没有解决这几个问题:
第一,你的顾问服务人员是想做法务还是想做律师?
如果他最终是想做律师的,明年你又得重新培训新人,这样服务质量不会有明显提升。
第二,你能否容许在一部分的客户上面亏本?
比如100家客户,你能不能容许有10家是亏本的?还是说这亏本的10家,你就不花心思服务了?其实海底捞就不是每一家分店都挣钱的,我们现在也一样,很多时候客户提出的要求远远超出我们的成本,但是只要整体下来是盈利的就行。
最后,脱离了律师,你的产品还能不能卖出去?
如果所有产品都要律师去卖,那一定会有局限性。为什么?
就像我开篇所说,常年法律顾问业务和专项的诉讼或非诉业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。从属性来看,专项业务是偶发需求,但常法是常发需求;
从专业要求来看,专项业务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,而常法相对要求没那么高,你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快速复制你的服务能力;
从人身依附性来看,比如,诉讼业务,出庭的一定就是那一位律师,但是常法大多数情况下不一定非得某位律师做;
从可复制性来看,专项业务基本上没有可复制性,但是常法是可以复制的;
最后,专项业务的毛利润很高,但常法的毛利润非常低,特别是如果你想把服务做好,毛利润就更低了。
所以,我认为这是两种完全相矛盾的业务,没有办法放在一个体制下完成。所以如果真的是想做好常年法律顾问的话,我建议律所或者团队,不要搭建常法中心,而是组建一个公司,按照公司的逻辑进行整体布局。
比如海蜂法务作为一个法务公司,有海蜂研究院,专门做数据的挖掘研发;有海蜂科技,专门做产品的开发;有海蜂服务团队,分为会员服务和专项服务;有海蜂情报,做市场、品牌和准备销售工具包;有海蜂铁军,作为一支真正的销售团队向外推。
拿海蜂服务团队来说,专项服务由律师做诉讼和非诉专项,会员服务由法务专做法律顾问,不存在转岗去做律师的情况。按照我们的激励机制,一个毕业一年的年轻人如果达到我们的标准,能够拿到10万左右的年薪,这在厦门就很不错了。法务和律师的职业晋升路径是平等的,法务一样可以做到非常优秀,甚至收入比做诉讼案件更高。服务团队必须稳定,否则顾问天天换,客户的满意度是非常低的。
其实,要真的开一家法务公司,把这些事完全落地,挺难;但是,并不一定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来做。
我在开言上说过,律师常常是“一条龙、一站式服务”。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法律服务行业没有分工,也没有上下游。像常法和专项这么相矛盾的两件事,为什么一定都要自己做?
这个行业太需要分工了。就像我开篇的时候说过的,很多律所主任面临着传承的问题,但如果把常法业务托管给海蜂,由海蜂来做服务,客户永久锁定是他的,哪怕他退休了,也可以传承给子女。
法律顾问业务的终级归宿,就是摆脱人身依附,能够进行规模化扩张,用一套机制,而不是一个人把顾问单位服务好,使客户真正地从资源变成了资产。
- END -
# 新则 送福利 #
这个双十一
新则也为大家准备了诚意满满的福利
幕布高级版会员一年×500份
新则派线上版会员一年×20份
新则学院2000元优惠券×3份
扫码关注新则
回复相应关键词即可领取哦
↓↓↓
点击『阅读原文』,立即加入新则派线上会员,观看全年15+期新则派活动视频
↙↙↙